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文化
天凉好个秋
时间:2014-07-08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  在炎炎烈日中倍受煎熬,即便是妻在阴凉处做家务,一动便浑身是汗。这样的日子过了月余,忽有一天,一阵凉风掠过,几场秋雨飘零,秋天终于和落叶一道,从树梢上如约飞舞而至。于是,空调不再用了,广场上、公园里或走或站或坐或卧或玩耍的大人和小孩多了;小院里的石榴也涨红了脸,累累果实将枝头压弯,在风中不停地晃动,犹如弟弟画的《百子图》,好不热闹;桂花于不经意间萌出,满树金黄的花朵在浓绿的枝叶中绽放,老远便觉香气扑鼻,真可谓一花开透满院香。  

  秋是什么?  

  秋就是秋。  

  几日前,又一位朋友不敌病魔的反复折腾,永远地离我们去了。听说走前已不成人形,150多斤的汉子最后竟炼成50几斤的躯壳,让人不忍前往告别,只能在心中默默祝愿他一路平安!他是匆匆地走了,可丢下年少丧父的孩子、中年丧夫的妻子和老年丧子的父母,叫人情何以堪?这便是秋的肃杀了。天灾便也罢了,人祸何以连连?今年办的几个环保局长贪腐案,作案者均与我等同龄相仿。我不懂他们的智商在受贿时怎能降到如此低下的程度,作为官员,收受一叠百元大钞就会断送前程甚至有牢狱之灾,此为常识,怎能不懂?又为何飞蛾扑火般重复再三呢?可能这又是另一种秋的肃杀了。  

  秋还有什么?秋既没有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的茫然;秋也没有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”的萌动;秋更没有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”的缠绵。秋有“古道西风瘦马,断肠人在天涯”的飘零;秋有“鸟宿池边树,僧推月下门”的宁静;秋还有“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”的豪迈。最为壮观的秋应该是“喜看稻黍千重浪,遍地英雄下夕烟”。  

  秋亦不是秋。  

  记得去年深秋,在清华听哲学讲座,老师指着窗外园明园的断垣残壁说:“马克思主义哲学,最基本的问题是世界观与方法论,而解开这个问题的钥匙就是辩证法。”几句简短的话,让人顿觉醍醐灌顶。可惜我由于年少时家贫,上不起高中,一生两次与中科大、清华等名校有缘无份,否则,可能书写的是另一番人生。喜的是,几位同道老友以此为训,倾全家之力精心培养子女,加上孩子们天资聪慧,均得以顺利地在中字打头以上的学府读研念博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成定局,他们将活出与父辈不一样的精彩人生。更令人欣慰的是,“初中专”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已成古董,从制度上杜绝了今后中国的孩子们重蹈我等覆辙的路,这就是时代前进的步伐,民富国强的标志之一了。  

  生老病死,春夏秋冬,日月轮回,万物皆有联系,秋又怎能仅仅是秋?你能说“无边落木潇潇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中有丝毫的老气横秋吗?你看到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中的英姿勃发吗?你悟出果实里除了满含收获的喜悦,还孕育着播种的希望吗?  

  秋终究还是秋。  

 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,转眼间就要到“知天命”的岁月了。人生至此,无异于四季中的秋,在天高云淡处见南飞雁。尊重规律,顺势而为,低调做人,踏实做事,极为重要。秋色里,见一毛发斑白者行呤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甚有同感。是啊,一切该来的总会来,该走的总会走,迟早而已。做人洒脱一点,又何妨?昨夜朦胧中,听得枯草丛里一只蟋蟀的孤鸣,水样的凉意透过纱窗浸入室内,不觉拥紧了身上的薄被,一声叹息:天凉好个秋!  

  然而,秋有秋的乐趣,我喜欢的秋趣是:门前偶遇二、三好友,提一壶“舍得”老酒相邀,“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